近日,“东北农民宁愿花十倍钱买进口的德国犁”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是农耕第一国,为何造不好一把像样的犁?”中国的农机工业和中国制造又一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文章说的是一把犁,折射的却是整个农机工业。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农机工业怎么了?未来的路在哪里?
总结近些年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成效显著、问题突出、任重道远。
发展成效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以2004年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起点,我国农机工业保持高速发展“黄金十年”,成为世界第一农机使用大国和制造大国。
农机工业的稳步发展,有效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快两跨越”三个重要标志,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快”,形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以2004年为分水岭,从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的5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零起步,发展到32.5%,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2016年预计达到66%,13年来年均增幅2.6个百分点,为过去54年年均速度的4倍多。
“两跨越”,一是指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42%,实现了总体上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二是指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52%,标志着从以人畜力传统生产方式为主转向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达到63%,进入高级快速发展阶段,农业劳动力仅占到全社会劳动力的30%以下,每年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超过2.5亿。中国农业进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新时代。
发展问题突出。我国是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但是大而不强。
从品种功能上看,主要以三大粮食作物田间作业机器为主,农业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需要的高效、大型、多功能、智能装备,具有地域和国际竞争优势的特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和适应国情特点的丘陵山地专用机械等大量短缺。
在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差距较大,尤其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方面差距更大。高端和大型复杂农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垄断价格居高不下,加大了农业生产综合成本。
农机技术性能低,导致农业投入品粗放。我国农业生产每年多消耗柴油180多万吨、原药22万吨、化肥1000多万吨、灌溉用水900多亿立方米,既严重浪费资源,又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农机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现有规模企业(产值2000万元以上)近2000家,而总产值仅抵得上美国两家农机企业,2008年以前,甚至只抵得上一家。行业平均利润6%以下,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1%(国外一般为4%以上),相当一部分企业低水平无序恶性竞争,甚至形成技术依赖。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能完全实施到位,导致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拿来主义盛行,技术同质化、市场同质化。笔者参加了2016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武汉),亲眼所见,产品趋同现象愈演愈烈,傍知名企业名称,傍知名商标,李逵李鬼同台竞技。
如近几年热销的打捆机,几乎家家厂商都有,而结构原理、外形尺寸千篇一律。据了解,一台小方打捆机,目前整机售价不到10万元,而核心部件只能依赖进口,每台机子两组进口打结器就近4万元,而且议价能力、供货时间都不能自主。整机价格越压越低,外商一旁偷着乐,长此以往,必将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兴起—模仿抄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哀鸿遍野”的老路,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了。
敢问路在何方?农民追捧“洋犁”启示农业供给侧改革已经有了明确方向。25万元一把的“洋犁”趋之若鹜,1.5万元的“土犁”无人问津。让人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未来。
农机作为简单替代人工劳动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重要的,农机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备物质支撑,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种粮意愿的重要因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科技创新、农机制造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作为重点内容。《中国制造2025》把“农机装备”作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八项之一,把“现代农机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八大方向之一。
像中国这样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大国,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激励政策,完全可以实现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和跳跃。要“与狼共舞”,务必抓住机遇,拥抱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共享、开放、创新红利,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品质产品供给能力,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迈向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强国。
|